老是想不通究竟上世紀的人,是怎樣把一堆孩子帶大的。前天和「消化」一家聚會,大家談起家裡的一孩,都不無「問題天天都多」之慨歎。
消化有照顧兩個弟弟的經驗,對育兒有一定的常識,惡女出世之初我老是慌失失向她討教,諸如吃奶煲粥仔排便的問題她都能一一解答,今次見她,卻赫然發現她比以前憂慮多了,大概當孩子愈來愈接近Trouble Two時,要憂心的問題已不再是當天單純的「生理」層面,而是怎樣去啟發孩子學習,及處理他們的行為問題。
最令消化頭痛的問題有二,一是兒子不太說話,完全不能和自己溝通;二是兒子吃飯太慢,往往要花45到60分鐘餵飯,為了令他維持耐性,必須一邊餵一邊讓他看電視,直至他把最後一啖都吃光。
由於我對教育幼兒甚感興趣,也試著提出自己的看法,其實以我觀察,消化之子也不沈默,不過說的東西我們聽不明白,興之所至也會指著蘋果說apple,在央求爸媽帶他坐巴士時甚至能說出三音節「搭巴士」。
所以,我猜想消化只是憂心過度或期望過高,其子不是不會說,只是不喜歡「按你要求」說罷了。像惡女也是,當她已經按大人要求回答了無數次同樣的問題後,她就自然不再答的了。而且,男孩的語言發展一向比女孩遲緩,我想有兒子的媽媽都要有這個心理準備,男孩子是先發育四肢,再發現語言的吧。
消化子和惡女走在一起,男孩與女孩的分別的確一目了然:男孩不斷翻出玩具,見到故事書會抱起一堆作舉重狀,他們會主動發掘有趣的事,而甚少按著指示去玩,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女孩子嘛,則較文靜,會留意身邊人的舉動,喜歡與人互動,見到書本會翻開來看,並期待有人為她講解。如此一來,女孩子的表達和認字能力比男孩發展得早,一點也不稀奇,但肌肉的靈活度卻會給比下去。
這就是上天造男女的緣故,他們各有自己的天分和職責,互補不足。當然經過教育後大家都能夠逐漸發展自己本來比較不擅長的能力,這也許就是現今男女之別愈來愈小之故。(離題了!)
至於消化子的進食問題,則比較值得思考。原來消化到現在,仍把食物剁得碎爛才給孩子食,當她看見我把塊狀的節瓜倒進惡女的飯碗時,她驚訝道:咁大舊佢食到咩?我倒驚訝她竟然還未給孩子吃這麼細小的東西。
可以想像,大概消化子一直都只在吃近乎流質的食物。惡女有牙只八、九夥,消化子比她年長兩個月,已有十數,他絕對有條件去吃固體食物,聽男婉的回流姨媽說,外國的孩子一長牙,母親便把雞下腿烚熟讓他們自己吃,並不是母親懶惰,而是因為孩子的咀嚼能力已開始發育了,要及時給他們適量的訓練,而且咀嚼能力和發音咬字能力息息相關,接近兩歲的孩子仍沒機會咀嚼,似乎真有點問題了。
然而,和消化談下去後,方發現她也並非怕孩子咬不碎或甚麼的,她說:「他吃得實在太慢,如果不把食物切成這麼小,他吃得更慢。」我說:「他不吃便由他吧,像惡女,她不肯吃我就不餵的了,有時真的可以只吃幾粒飯。」她說,兒子只是吃得慢,不是不肯吃,不餵足一小時恐防吃不飽。
這的確是一個難題,要父母們狠心不餵孩子,怎談得過去?不過,我又想,會不會是因為沒有「實在」的食物,反令孩子吃一小時才飽?會不會是因為孩子每餐都對著流質食物,根本提不起興趣,所以才吃得懶懶閒?又會不會是因為母親總堅持要孩子吃完所有食物才收手,所以孩子大安旨意慢慢歎?會不會是每餐飯太似一場角力,倒令他對食物產生厭惡感?如此的問題,不斷在我腦中閃現。
回想上一世紀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斷估沒有母親有心機花一小時去餵孩子。飯菜都放在中間,誰搶得多便吃得多,誰吃得慢便只剩魚骨殘汁,可是大家還是正正常常地成長發育。「進食問題」,似乎是本世紀的產物。(亦也許是以前的父母不視為問題,像男婉聲稱自己是吃鼓油撈飯大的。)
回想我小時候也討厭進食,骨瘦如柴,但到了發育時期便漸漸吃多了,現在更是著名的食物焚化爐。(記得我媽都曾有少許憂心,她見我長不高更懷疑我是侏儒,買了罐號稱能令孩子變肥的奶粉給我,我喝了一整罐還是不高,就由得我了。)而依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威迫」對不肯吃的孩子是不管用的,我媽不知幾多次用侏儒、豆皮妹來嚇我,全都沒用,反令我吃飯時有作嘔的感覺。為我來說,給我好吃的東西,比任何招數都有用,而且,吃東西本來是一種享受嘛!
過去我也曾為惡女的飲食問題而發瘋,一向不下廚的我扭盡六壬煮粥仔,換來的是一臉冷漠,惡女堅持不吃,經過一段發瘋的日子後我決定隨緣好了,實在不可能餐餐和她搏鬥,命都短幾年,結果惡女的體重跌至生長線50以下,面無半兩肉,像極了非洲飢民。有次我把自己的童年照拿出來對比,赫然發現我倆的身型同出一轍,那我便和自己說:認命吧!
在我放鬆心情以後,惡女反而好像吃多了一點,我再細心回想一下,自己煮的所謂營養粥仔的確不好吃,倒是媽媽有辦法,她見惡女好像愛吃魚,便每天買新鮮魚仔來蒸,用魚汁拌飯餵她,情況大有改善,她怎不情願也會吃幾口飯,如今,惡女體重又到50生長線。原來,惡女勁識食,媽說她只食魚最滑的部位,而且只吃最新鮮的,翻熱的不吃,我媽說得喜孜孜,因為她經常自詡「吃魚之霸」,謂孫女盡得其真傳。
現在惡女年過歲半,可以慢慢與大人同食,更是可喜,她一向崇尚大人的食物和玩意,帶她去飲,可以由燒味拼盤吃到水果拼盤。不過,問題天天都多,而且以為解決了的絕對可以重演。只是我覺得,若然要把那麼多精力花在迫孩子吃飯上,倒不如省下來作親子時間,講故事、唱歌、玩玩具......每一項都比「飯桌戰」吸引,當然,孩子可能會落得我兒時那「非洲飢民」的可怕相,但世事無十全十美,時間精力就只那麼多,看你如何取捨,如何衡量輕重。
我想話我家飯桌戰每天都在上演,我係唔忍心唔餵果種,唔餵佢就唔食,餵就食哂成碗,都五歲啦,你話弊吾弊?溝通這方面我倒從沒有擔心過,中中歲半已識講野(同你溝通到果隻),我諗係佢有返托兒所,且我懷孕時每天的工作起碼有5小時是要同人講野有關!小孩語言發展遲緩的媽媽及家人可以試試多和小孩說話 (但不要講BB話),相信問題慢慢可以解決!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6/29/2010 11:08:00]其實我都預計到當惡女對大人的食物失去新鮮感後,飯桌戰又會重演,不過都要提醒自己唔好因為食飯而影響情緒同親子關係......中中歲半識講野?勁喎,我以為男仔通常都比較遲。
BTW,扁姐生日快樂!
扁妹
多謝您呀扁妹! 我又老一歲啦! 哈哈!
回覆刪除幸好迫食飯都不致太影響親子關係,不過唔知到幾多歲先肯自己乖乖地食飯咧.....
男孩來說佢係算好快識講野,仲識得隨時轉channel!但係e家有少少擔心佢,中文字識寫唔識讀,又唔敢講普通話,真係針永遠都無兩頭利....
扁姐
[版主回覆06/29/2010 15:14:00]唔知點解我地果代同下一代都唔洗食飯既,我同阿哥都唔食飯啦,善姨同馬浚又係要清潔追住黎餵,好似係得你食飯咋喎,你點解釋先?
「針冇兩頭利」真係好岩嫁,顧得中文又未必顧到英文,顧到英文又未必顧到數學、體育、音樂、品德,所以揀學校都好頭痛,冇一間係完美的,必定要取捨。
點解會識寫唔識讀?唔係寫難過讀咩?買多D中文故事書吸引佢睇有冇用?
扁妹
我覺得飯係幾好食架喎,特別係有我鐘意食的餸 所以我咁月巴咯....
回覆刪除因為讀d中文字要用普通話讀,廣東話學校又無教,所以佢唔肯/敢讀,所以好麻煩,都唔知點算... 你講得對,我都要買多d中文故事書比佢睇下先得
扁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