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第二個婚禮:同事

在這間公司工作了接近9年(!),除了一個叔叔之外,全公司連老板就只有我結了婚,注意這並不代表我特別老。他們當中有的不希罕結婚,有的在等待買樓時機,有未拍拖,我卻很反常地既結婚又生兩次女,全公司得我一個師奶,一直都是挺孤獨的,幸好,今年終於有人陪,大家記得「冇錢女」嗎?Anyway,他真身是一個有錢仔。

他本人並非洗腳不抹腳的人,也沒甚麼鋪張的計劃,聲稱自己很「簡約」,當然一身價值連城的潮服乃是必須,他的婚禮表面上很簡單,但由於我們一班同事一直密切跟進所以知道了不少秘聞。例如,兩方父母經常借啲椅塞錢給他,一塞便是五位數字;趁「金價跌」大手入金;女家為了出門好睇啲,花一筆錢裝修間屋;過大禮單是買唐餅也是五位數字;買張看上去好意頭的被是3000元,冇錢嫌核突講明不會用超過一個月。

其實很易理解,兩家人腰纏萬貫而冇錢是男家唯一男丁,做父母此時還有甚麼理由不大灑金錢,愈灑愈興奮,一直聲稱不會做羊牯買樓的冇錢,在家人推波助瀾之下還是買了,幾多錢間屋係點,冇錢自己都說不出來。可是大家不必為他擔心,他說婚禮完結後看見有一爛喼,本打算踢走,誰知原來那是一喼滿滿的錢,是婚禮當天收到的利是(不是人情,是利是!),他說婚禮收到的錢,其實都夠俾首期。

口講無憑,婚禮當天我就目睹了奇景,新娘滿手龍鳳鈪不在話下,連「頸」也戴滿了龍鳳鈪我真是第一次見,一大串鈪幾乎把心口上的一大塊豬牌掩蓋,我看新娘子真的吃力得有點寒背了,很想幫幫手跟她分擔一下。冇錢說,還有好多,戴唔曬都冇辦法。晚宴固然不乏大堆大堆的魚翅和鮑魚,做兄弟的男同事(餓男)說,中午已經是吃鮑魚,他吃到想頂住個胃。

冇錢終於結婚了,餓男也不輸蝕瞬間安排好一切下年也結婚了。很快,我就再不用在農曆新年孤獨地派利是,可能仲有得收,呵呵呵。

妹妹兩歲了!

真不敢想像,我家小女兒已經兩歲了。

兩歲的妹妹,愈來愈惡,我真怕將來會搞亂了到底哪個女兒才是家姐。妹妹永遠是眾人的焦點,她的搞笑和快樂有很強的感染力,一舉一動都甚有氣勢,坐著是一個胖老板的模樣,走起來是扭著屁股的,見到任何似是有趣的東西或好味的食物會極速擒住,反應之快是家姐難及的,家姐就老是哭喪著臉說妹妹搶她東西,篤到她一下云云......妹妹則永遠面不改容,不以為然,叫她說sorry她永遠爽快,轉頭又去搞新意思。妹妹自己跌倒甚麼的很少哭,只要好hea地問她邊度痛,作狀鍚一下她就說「好番啦,冇事啦」,然後繼續闖盪,這兩姊妹簡直是南轅北轍。

我常幻想妹妹將來就是我們家中的強人,一家大細就靠她去保護的啦!

妹妹學習能力挺強的,家姐跟婆婆練唱梁醒波,阿妹默默聽了竟然能唱出8成,再自創舞步台風,把我們笑瘋了,妹妹似乎是挺有表演慾的。

跟家姐一樣,妹妹都是病著過生日,不過幸好復元得快,正日我們按計劃帶她到男婉姐的家去慶祝生日,主要節目就是玩公園(!),由屋村的懷舊「sir梯」(妹妹的叫法)到屋苑的現代化遊樂場......在姑婆家切蛋糕,蛋糕呢,如今她是名正言順的大口吃,還試過趁人家談話之際「左右逢源」,吃了三份。

講開吃,妹妹又翻脹了,現在接近30磅,卻又永遠扭我抱,有時真的力不從心,加上冬天的衣物太滑,抱著抱著她已快將墮地。是以我現在絕不強迫她吃東西,以免將來要替她減肥,尤其她將會遲一年入學,真擔心她以「魯芬」的形象踏入校園。

現在妹妹開始講句子了,有趣的是她說長句時,詞語與詞語之間要停頓一會,她的咬字還不算清楚,卻又老是要把事情說明白,幸好大半時間我都能靠母親的直覺翻譯過來,否則她就會不斷重覆同一句說話,可以重覆數十次,這點是罕有地與家姐相似之處,她們都是非常口痕的喜歡重覆同一個「爆笑位」、「問題」或是無意思的自創詞。

妹妹懂得說出我們所有人的名字,而自己的名字倒是經自行改動的,無論如何家姐早已認定了她叫「曳酪」.......

事緣妹妹BB時要吃奶不是講「奶奶」,而是自創成「奶酪」發音,家姐自此就無厘頭叫她做「曳酪」,在她眼中妹妹是超曳的。那天大眾齊向妹妹高唱生日歌時,家姐竟然很自然唱著「Happy Birthday to 曳酪」,男婉立即告知本人,本人眼都凸,完。

祝妹妹身體健康,繼續風騷快活。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12歲前的人生不重要?

做人父母,實在是啞子吃黃蓮,有些思慮,真的難以用言語解釋。

關於惡女升小一情況未明,有算是熟悉教育界的前輩的反應是「咁你做乜唔一早送佢入一條龍幼稚園?」當我解釋了全香港其實沒有幾真正的一條龍,以及自己並不心儀那幾間小學,只是找間喜歡的幼稚園之後,他只說:「咁你而家又驚?」言下之意就是,你沒有做這關鍵的一步,就別要說擔心,因為是你自己一手造成今日的境況。(我係咪太任性?)

原來不選擇一條龍就要預了沒好下場。

一直不明白,為甚麼大家會純粹為了一條龍而去選某些幼稚園,無疑小一入學真的很難搞(今年情況更加急轉直下),煩少樣當然是bonus,但小孩子那三年花在幼稚園的時間就沒有意義嗎?為甚麼不是因為那間幼稚園有跟自己相似的教育理念而選它,而只是為了三年後可不用煩?

況且,前輩大概已有點脫節,在今天要入那些一龍條或so called一條龍幼稚園,談何容易?其後我思考了箇中因由,就是因為前輩的兒子是在這樣的一龍學校就讀,所以他也認為這選擇最好並且適合每一個人,而且他兒子升小一已是好幾年的事,當時情況比今天好得多了,他大概真的難以體會本人感受,所以認為我是沒有資格去憂慮的。

----------------

家人對我們是有真正的愛護,安慰也是真誠的,但也是有點誤解了我的想法。

她們說:「你不用擔心喎,其實入了差的學校,更容易考頭十名,入band 1學校也較易。」又或是:「讀咩小學有乜所謂,我們當年咪又係求其入間,結果都入了XXX和XX。」(全港數一數二的女校/男校)

首先,我希望惡女入好學校,並不是為了升中,而是為了她有美滿的6年小學生活,我心儀的女子津校雖是名校,但我真的不為了「成績」而選,而是因為它的宗教氣氛(校內有1/3學生是教徒!)、教育理念(免費教育,且真正的有教無類,連band3學生都同樣的珍視)和它的地點(方便照顧)......有這樣的優點,老實說,它要是升中不怎麼樣,也不會影響我選擇。

6年後的世界,誰知道?惡女6年後適合甚麼中學,誰知道?我才不擔心這事,也沒有要「鋪路」的企圖,我只希望她這6年裡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下成長,為人生打好基礎。當然,好的學校不只一間,我不能排除心儀小學之外的可能性。

其次,如果我看的是學校的「水平」和「升中優勢」,就更加沒有道理挑一些「差的學校」,因為每間學校獲分派的band1學位是不同的,而百份比正是按學生往年的學業表現而被決定,「差的學校」可能容易考得前,但可能只有極少數的band1位,也是同一樣的競爭。Anyway,這些數字其實不是我的考慮。

正是因為我的小學是「求其」揀的,我更加體會到箇中的壞處。由6歲到12歲整整六年,這段時間孩子身處學校的時間不短,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大概長於對著父母的時間,而且這階段所接觸到的人和事並不容易從記憶中刪除。那些錯誤的、被扭曲了的觀念,那些欠缺愛心與深思的教育,將要花多少氣力去改變?

所以,雖然結果並不由自己控制,但抱著「求其」的心態去選校,實在是做不到。有得選擇的話,在我心目中,學校有沒有辦學理念、有沒有宗教背景、是否商業化、是否目標為本只重升中成績、是否有活力有朝氣、是否有熱誠的教學團隊,都是重要的因素。

仔細去尋找合適的學校然後報讀,是父母的責任,當然結果是要交託。
----------------

3年幼稚園,為的是入小學?6年小學,為的是入中學?這9年的時間原來也就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它的內容亳無重要!

12歲前的人生,都是為了入好的中學。12歲後就為了入好的大學,入大學為了搵份好工,搵份好工為了安享晚年。嗯,簡單來說,人的出生就為了去死。

明白了。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忽然聽佛學

近來想的多是關於信仰的問題,很奇怪的,當我愈信的時候,懷疑的就愈多,因為對我來信,既然要盡信,就是弄得明明白白,可是,關於宗教,你愈去探求,就只發現愈多未知的東西,而信仰本來就不是基於理性的分析,因此理性的人很難接受宗教。(而感性的人不接受宗教,則多因為他們曾經有過不好的感受,像見過某些宗教狂熱者的古怪行為,像見過自我感覺良好但屢行不義的教徒,像受過這些圈子的排斥......)

回正題,這陣子看的書對我有很大的衝擊,帶來很多的疑問,有時覺得,天主實在比我想像中嚴厲,人死後的審判、末日審判、補贖......好像稍一不慎,就會為人生留下污點。有人選擇不去相信靈魂不滅,不信死後會接受耶穌審判,不相信有天國與地獄,也不相信兩者之間有煉獄的存在......這的確能令自己的生活輕鬆一點,而我是選擇相信的,其實,是很難不相信。

我現在的思考方向,我覺得是一步一驚心,不過,我不認為去認識一個宗教,是只為了對死亡的恐懼,因為那會令人skip了更重要的部分,沒有理解天主的愛而首先接觸「死後審判」,相信會造成很多的誤解。

為著死後補贖這方面的思考,近來不免忐忑,到底我要怎樣才能在死前達至完美?怎樣才算是潔白的靈魂?「好」之上永遠有「更好」,而每天的生活要避免犯罪實在太難,即使神父修女也未必能直上天國,那我怎麼辦?有時甚至想,如果要如此步步為營,活著到底為了甚麼呢?

很有趣的是,今天我從一個佛教徒口中得到了一點啟示。他談佛學,我聽得入迷,驚覺當中有不少道理竟與聖經挺相似的,像「大愛」、「慈悲」的觀念,不就是天主教我們要愛人如己,對人憐憫的誡命嗎?不過佛家將這種愛更推廣至所有有生命的東西,即使是一條菜他們也珍視。

而他談到某個理念,正好解答了我近來的疑問。他說,信仰是不能脫離「智慧」和「便利」的。不是說信呀信便要把行為做到最極端,這是真的,正如聖經教導我們要溫馴如鴿的同時也要「機靈如蛇」,我們實在不要太愚蠢和盲目地去做事,當信仰去到一個程度是桎梏了我們的生活時,那應該不是天主讓我們活著的意思。作為平信徒如我們,應該利用自己的智慧去活出信仰,而不是使信仰成為背上愈來愈沉重的負擔。我們的確要考慮「便利」的,當然,「便利」不能凌駕其他信條。

突然覺得輕鬆了點,其實像佛教徒所說,「凡是沒有絕對的是與不是」,我們也不需要每個人都一模一樣地活著,演繹信仰雖不可亂來,也總有一點點私人空間。我們活著不是為了恐懼,何況天主要我們時刻分享祂的平安與喜樂。

是天主在跟我說話嗎?真有趣呢!

老實說,我覺得佛教與天主教未必是相違背的,它們談的似是一些追求真理的方法,而天主教徒眼中,這真理就是天主本身,天主和真理,大家是同一方向甚至是同一終極,他們的思考方法,也挺適合用來思考聖經的道理哩。

假如有天所有宗教都走在一起,縱然當中不乏異議,但天主那有不接納之理?至於要怎樣達致真正的和諧,那相信不是人類智慧可解決的事,交給天主吧。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第一個婚禮:小學男同學

這陣子參加了三個婚禮,各有各的特色,而且一個比一個精采......

第一個:小學男同學
跟他其實從來都不太熟,畢業後也沒有聯絡,只是6年前突然在信箱發現女同學的字條找我聚舊,才重新遇上這位男同學。老實說6年前的我比較自閉,也不太念舊,但還是答應了出席,重新認識了我的小學同學。那年適逢我結婚,也邀請了他們。他們都是很真心的人,還結伴去訂造送給我的禮物,到我生囡時,她們也來探望。
這男同學外表「佬」味十足,可是人卻簡單無憂如小孩的,見面第一次他便談著自己人工有幾低,份工有幾差,與一家人屈在小小的公屋單位......女同學都按捺不住叫他好心快快轉工,但幾年後他還是沒有轉,可是他卻是滿身各式各樣的潮物,面書上的update幾乎都是關於他搶購了甚麼絕版潮物或是一些很貴的膠公仔之類,看得我滿頭問號,而且也斷定了他是個不善理財的「浪子」。
今年收到他的觀禮邀請,老實說真有點驚訝,比較現實的我立即想到,他夠錢結婚嗎?觀禮當日看到他一身細意的打扮,一團姊妹的統一衣飾,還有晚上到一間價錢不便宜的酒樓擺酒,噢,我心裡不其然出現了一台計算機,細問之下,原來他已被公司裁了出來,現時量地中.......衷心希望他結婚的錢不是借來的......真對不起,我也太市儈和不浪漫了吧,只是我實在明白講求完美婚禮背後的代價一定是被鋸得一頸血.....啋,吐口水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