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一點回應

所以說不能把話一次過說清會好麻煩,現在大家都以為我在感懷身世,訴說自己童年運不佳,得不到良好教育的苦況,甚至在抹黑自己的母校......其實之前的幾篇文章都只是一個開始,不是結論。


正如我的欄目名「表妹談教育」,其實我想談的是教育,想得知甚麼才是好的教育。而由於我不是教育專家,我僅有的知識就只有自己的經驗,所以我不得不以此作為思考的起點,去猜想我所接受的那種教育方式,如何形式了今天的我和我的同學。


是的,我們都是如此長大的,現在我們都無穿無爛,但我想談的,是何謂良好的教育,若然不帶一點批判性,而以「有得返學已經好過無」、「anyway我今日都唔太差」為定論,那就沒有必要再談下去了,因為事實的確是,有得讀點都好過無得讀,就算是古代的「扑扑齋」都偶爾能教出有智慧的人。但如今我想談的,是何謂「最好的教育」。


最好,或許只存在夢想中,但要是自己都不知道甚麼是最好的,在人生的每個選擇關口,就只有擲亳子,又或者跟隨大多數人的決定。要是沒有了追求「最好」的心態,香港的教育就只會像現在一樣,由一群沒有教育理想的高官去搧出無定向風,讓家長和小孩做他們的實驗品。他們都不知道香港的教育制度應該怎樣發展,只知道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送進本地的學校去。


再者,最好的教育,並不是以某個人為前提,而是宏觀的。意思是,我們經過了不甚理想的小學教育後,結果都還有機會去飛去闖的機會,那是因為我們是當中的幸運兒,要知道在我們的後面,存在著更多更多連老師都懶得一看的、早已被遺棄了的所謂的「losers」。他們不被重視,儼如透明人,沒有人關顧他們的成長、感受,他們到後來能否成為一個自信、對人生充滿希望的人?當然還有可能,但那絕對不是我們那所小學的功勞。


最好的教育,是令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空,而不是讓弱者成為強者的陪襯品,當我回顧小學時的所見所聞,總會為著某些活在暗角的同學而嘆息。


2 則留言:

  1. 我覺得教育都好壞只有相對性,客觀來說只有較好的或較不好的,主觀上則可以有自已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模式
    我好認同教育應該令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空,令小朋友知道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並得以發揮,看來表妹已有一個相當明確的目標啊
    [版主回覆06/24/2010 12:06:00]其實我所說的都是理論性居多,到孩子真正讀書時,就不會想那麼多的了。
    是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寶藏,他總有自己的潛能,年紀小小已給定型為「冇用」、「差」,真的很可悲。
    我還沒有明確目標,關於教育我還有很多未想得通,像津校好,還是直資學校好,我也還未理得清。
    扁妹

    回覆刪除
  2. 好認同你尾段所講!
    今日我睇到呢度,未來繼續睇同留言!你寫既長篇大論,唔只得表姐同男婉睇o架!
    [版主回覆06/29/2010 15:19:00]嗚,真係感動流涕...... JJ媽你近來咁忙都花時間來睇我既長篇大論,無以為報!希望你多多分享在教育方面的經驗,畢竟你在這方面是前輩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