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好學校重要嗎?

有說,讀邊間學校有乜所謂,間間差唔多,我自己卻不是這樣想,不過我的意思不是說一定要讀名校或程度高的,而是一定要小心地為孩子挑選一間能對他成長有正面影響,切合其成長所需,配合其性格的學校。


六年,並不是短的日子,小一進學校時還可能流著鼻涕,小六畢業時已是一個「準大人」了,很多身體上、思想上和性格上的特質已經定型,要改變的話,要花很大的力量,所以不可以說這六年只是短暫的過度。


我覺得一間小學最重要的,是給予孩子一個正面人生觀的雛型,讓他們有信心、有勇氣、積極主動地去面對人生,有自尊自愛之心,以及對於世界存有一顆好奇之心。


具體來說,至少在學校裡不應存有強權的打壓、歧視、歪理,老師以理服人,而非以暴力或專制來唬嚇學生。


記得有一次班主任拿著我的書法功課來找我,瞪大雙眼說:「我知道你用科學毛筆寫書法!」我說沒有,我真的用毛筆來寫,她不信,說:「你唔駛呃我,我一睇就知你係用科學毛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就如電視劇裡被大光燈射著雙眼的罪犯,連自己也有點懷疑自己。「你係用科學毛筆,不過如果你老實認左,我唔罰你!」結果我認了,但我真的沒有做過。


這次事件令我感受良多,當時的感覺是屈辱,今天回想,卻是一種嘆息,這何嘗不是一種校園暴力?這何嘗不是教導出軟弱、畏縮孩子的最佳方法?只要你肯服從,就有好日子過,真理,是不重要的。


還有一次,作為副班長的我派簿,有個同學刻意阻我去路,我不禁罵了他一句「唔好阻住晒啦」,老師只聽到我這話,就示意我過去,叫我除下班長章,返埋位,以後唔駛做。或者我當時真的很大聲很沒禮貌,但這就是解決方法?當時我真的很hurt,在全班同學的視線下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來,感覺非常的難堪。


每年學期末的頒獎禮,我都有份的,不過有一年我是哭著去領獎的,拍下的照片中,我是站在後排紅著眼拿獎狀的。那是因為在頒獎禮開始前,有個老師突然走來惡言相向:「你唔好咁得戚呀,你攞咁多獎狀,以為自己好叻牙?」


老實說,我真的亳無頭緒自己幹過甚麼事令她如此反感,我真的記得我當時只是在等拿獎,又或者,我樣子表現得很驕傲甚麼的,但你責備我之前,至少也該讓我知道我錯在哪兒,而且,也不是非得在我領獎之前去作這神聖的訓示吧。


有一次,有一位同學忘記老師的提示,當天穿著白布鞋回校參加比賽,老師叫另一個同學和她換鞋,那個同學不肯(那同學的阿媽出名惡,大概她也只是害怕回家給阿媽鬧),老師開口便罵:「呢個XXX真係最衰,自私自利。」


又有一次,老師又當眾責備一個屢次欠交功課的同學,興之所至,她說:「唉我都唔知有咩形容詞黎鬧你好,拿(指著全班)而家俾機會你地舉手鬧佢!」於是同學們都踴躍舉手,想出不同的詞語來罵那同學,不過孩子又怎會懂得甚麼惡毒的話,有人說他是「螞蟻」,老師回應道:「佢連螞蟻都不如,螞蟻好勤力。」有人話「豬」,老師回應「豬都有用過佢,豬肉可以食,佢D肉邊個食?」云云。


我明白,一個老師同時教育四十個學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強權」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去平定眼前的紛亂或是鎮壓不受控的滋事份子,有人會喜歡這種舊式學校的「紀律」,學生都很「乖」很聽話,可是如此的平靜並非沒有代價,而且可以是很長遠的,當孩子們接收的是扭曲的道理,老師們興之所至、不需負責的侮辱。


我在想,即使成年人都未必能有如此的EQ去承受公開的侮辱或隨意的謾罵,何解我們會認為,讓幼小的孩子去承受是很合理的事?當他們的自尊心一而再、再而三地遭踐踏後,他們還有信心面對自己的將來,還曉得自愛自重嗎?


你們還記得幼稚園或初小時,大家都很喜歡舉手嗎?每逢老師問「邊個識答呀?」「邊個想試下呀?」,孩子們都火速把手舉得高高,屁股都離開了座椅;但長大了,我們都變得畏縮,奉行「少做少錯」的金規玉律,而這種普遍的「怕事」心態,會否部份來自我們自小藏在心裡面、對強權的恐懼和慣性的沈默。


1 則留言:

  1. 你小學的老師好得人驚呀 咁都講得出既?!?
     
    [版主回覆06/24/2010 11:56:00]而家諗番起會覺得幾不可思議,但果時覺得好平常,所以我說,以前的孩子都習慣了在強權中成長。
    扁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