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咸魚抵得渴,讀得這類傳統教學的津校,就要有心理準備長期作戰,一整年跟功課、測驗、考試搏鬥,聖誕除夕假期也不得放鬆,因為假期後就是上學期考試。好不容易過了中英數常四關兼其他口試評核----終於,在這個一月中,重生了!
觀乎這校的模式,幾乎是分秒必爭,未開學已經上課,首4個月來沒功課的日子屈指可數,想不到來到一月,卻是突然的輕鬆下來,功課少之餘贈送假期一天,還有一整個星期的「專題研習周」,零功課,中午放學,整個星期每級按不同主題活動學習、考察、做模型,小一的主題是「公園」,惡女上了第一天的課便十分興奮,說老師要讓他們成為「設計師」,而她更榮獲「組長」一職。首一兩天大概是看資料聽講解,第三天便浩浩蕩蕩的到美孚公園去視察,第四天做模型,家長也可以參與,第五天或許是presentation吧。
這星期不僅好玩,也讓家長和小孩大大的回了氣,星期一還特意請了半天假接她放學再到科學館玩,「零功課」的日子,可不要白白浪費掉,星期四放學還會跟婆婆去表演大戲,然後吃buffet!
也欣賞這校,雖則旗幟鮮明是重視成績、校風嚴格(頭飾只可用黑色、校裙長度有規定,還有其操行分加減制度,一「欠」一驚心)的學校,但也同時老師們在繁重的教學以外還花了很多心思在課堂以外的學習,像這個學習周、像不時在校內出現的攤位遊戲、live show、家長聚會、宗教活動、多元化的課外活動、校園電台、高年班的義工探訪、校內耕作、歷奇活動......因此雖則功課繁重,惡女還是覺得上學「好好玩」,相信這就是work hard, play hard的模式吧。
其實我還是不時思索傳統教學的利與弊,讀完六年會變成怎麼樣?考試機器,還是基礎打得好、以後無懼壓力的小鐵人?這些還需時間證明,得快樂時且快樂,就好好地玩埋這個寶貴的一月下旬吧,農曆新年又不遠矣,又可以過兩星期不用早起的日子......
我呢邊年假後先考試,所以大圍學校考緊試既時候我係隔岸觀火,玩得不知幾開心...
回覆刪除宜家既小學真係好多元化,我地都有"全方位學習周",都係安排係每次考試之後,上次就去左參觀屯門公園。
咦,都幾似喎,又係公園,佢地真係開心到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