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截然不同兩姊妹

不是生了兩個,也不敢相信原來兩姊妹的性情真可以是南轅北轍。有人會嘗試分析後天因由,而我倒是相信一個人的性格,基本上是天生的,可能是天主隨機發放的,當然後天的教育可以改造,或多或少吧。

她們的分別,基本上在出生初期已經可見,所以我排除了單純後天影響的說法。家姐由出世第一天已經難湊,像是很討厭這個世界一樣,全房BB皆熟睡之時她仍然可以不停哭和喝奶,到今天幸好證實了她並非出於頑劣,而那大概是出於先天的安全感不足、怕事、對未知事物過度憂慮與惶恐的性格。
漸漸長大,發現她與一般小孩有點分別,孤僻,不愛cutie的卡通人物和拒絕留長頭髮、扮靚,物慾很低,從不做任何事去討好別人,卻是經常性發出災難性的苦叫,她的基本表情是冷漠和憤世嫉俗的,面對別人友善的打招呼,她的反應多是「無反應」,這些年來在人們眼中跟「可愛」兩個字扯不上關係。但內心善良,沒有仇恨,不喜競爭,沒有鬥心,求生意慾較低。

妹妹嬰兒時期相對溫和,易處理,一直以來都是開心果一名,笑點很低,天生就很懂得逗人笑,即使不出聲,單看她的樣子也夠逗趣,當你想教訓她的,卻看到她傻傻的跳著怪舞,火已澆熄了一半。漸漸成長,發覺她其實骨子裡有種反叛,當然這很可能是trouble two的影響吧,還未敢定論。
她很懂得爭取,要得到的總有方法得到,能夠不厭其煩地重覆要求直至你被催眠然後一下不小心給了她;反應很快,到家姐回過神來她已經把東西搶走甚至食埋,經常一手就奪回家姐手上的東西,然後死也不願歸還,很堅持,蠻不講理。但轉個頭她又可以很sweet,家姐經常無顧哭著說痛說痕,她就亳不猶豫走過去「點呀,邊度痛呀,等等啦,我幫你捽勒。」誰是姐誰是妹一下子根本分不清。此外,跟家姐相反的還有喜歡扮靚照鏡,會主動結交朋友,求生意慾極高,很在意自己擁有的東西。

有趣啊。事實上這樣的南轅北轍,也可以互補不足吧,家姐的改變最明顯,她開始明白競爭是甚麼一回事,眼開了,多了留意身邊正在發生甚麼事,幾時有食物/玩具拿出來,她不能慢過妹妹太多,求生意慾提升了一點。
當然,結果也是我們經常要處理你爭我奪的糾紛,有時甚至爭到出手。處理糾紛是很麻煩,但我心裡暗暗叫好,這的確是家姐要明白的事,有些事還是要自己爭取的,這是生存技能。妹妹引發了她的爭勝心,甚麼都要做得比她好(妹妹比她小三年,也可以是競爭對手,可以想像她本來有多柔弱),要講究公平,這樣當然我們也要跟她好好的輔導,讓她明白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至於妹妹,她有個靜態的姐姐是好事,否則她一定會愈趨強悍、橫蠻,如今她漸漸學習如何用文明去解決問題,因為論武力她一定勝家姐,但當事情鬧上最終權力核心,家姐有道理就自然能拿回自己應得的,暴力終究會輸。然後,家姐其實在很多方面都引發了妹妹的上進心,她本來已經有鬥心,看到家姐讀書溫書她也要攝個頭進來,家姐學字她爭著要學,家姐做功課她要做,只因不想蝕底,相信耳濡目染之下,她的學習速度和意慾相對同時期的家姐會較高。

我們常常想像,「家姐」與「妹妹」的角色遲早會對調,將來,很可能是柔弱的家姐面對欺凌每每要靠妹妹去保護、出頭;而好勇鬥狠的妹妹在踫個焦頭爛額回來,平和的家姐可以能夠給予一絲慰藉。無論她們的性格發展如何,誰強誰弱,不打緊,最重要記得兩姊妹一條心,打交鬧交過後,還是要為大家遮風擋雨,互相愛護,永遠要記得兩姊妹血脈相連,一世互相扶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