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惡女奪獎奇情

記得去年因為惡女跟爸爸獲邀到畢業禮表演,所以我們有幸預習一次畢業禮的情況,當時我就不禁在想:明年今日是怎麼的?會很快樂?會很不捨?貪心的我,看著一個個小朋友上台拿獎,真的有想過,明年今日,會是惡女嗎?甚至,惡女會是上台讀畢業致辭的一個嗎?

答案已經揭曉了。惡女真的得獎了,而且是每班一個名額的「品學兼優獎」,這是她三年裡第二次獲獎。而畢業辭呢,她之前被選為班代表,但最後沒選上她,不過她成為了畢業禮一開首便出場帶祈禱的學生,很好哩!

之前曾擔心她上台背誦那段艱澀的箴言會食螺絲,想不到她表現淡定,流暢,我暗暗舒了一口氣。她們班表演的沙灘舞,也挺好看的,惡女也跟另外三位同學一起講對白,不過跳舞時表現就有點緊張了。

老實說,真的很感謝惡女,在這畢業禮上給了我們很大的榮耀,典禮完成後,不少家長見到她都讚賞一番,說:「我個仔話惡女好乖的!」當然,惡女是一貫的無反應。

最感動的,是特別感覺到班主任對惡女疼愛有加,感恩惡女遇上了這麼好的老師,家長日會面時,她跟我說了很多惡女在學校的事,很難得她能洞悉惡女獨特的脾性,她說惡女上學期時很被動的,也很少舉手答問題,但到下學期已經敢大膽提問,甚至是打爛沙盤問到篤,不斷的「如果XXX呢....如果XXX呢」,有時老師甚至要停止她的鑽牛角尖,但班主任沒嫌她煩,反而說很欣賞她愛思考,她留意到惡女有時會突然呆了,其實是因為她問的還未得到徹底的解答,就會陷入了沉思,無晒反應。

說到這裡,我已經覺得她是真正的了解女兒!這完全是我們家中的寫照,惡女在大部份人面前都不多話,在家人面前卻是沒一刻停止的說話,問問題,問到我們頭痛......她能放膽向老師作這樣的「無止境提問」,那老師定必是她十分信任的人。

另外,老師還說惡女挺善良的,她因為學習進度良好,所以被派作小老師去教同學,惡女總是很耐心地指導這些同學,老師扮著她的說話,像叫同學把字擦掉重寫,我知道,那正是我在家中的寫照。

她說,小息時同學都早早吞掉茶點去玩,惡女是相反的,她會堅持把所有茶點慢慢吃掉,沒甚麼玩的意慾,但卻愛看著人家玩,一邊吃吃地笑。雖然惡女性格被動,沒幾個知心好友,但在同學中她還算是受歡迎的,原因是她不記恨,不會嬲人,所以人緣算好。

哦,老師說的正是我們的女兒。老實說我是個懶媽媽,跟學校沒多少交流,而老師卻默默地觀察著惡女,又給她很多的機會,那麼的欣賞著她,實在教我很感動。

關於品學兼優獎,老師曾告訴我這段秘史:原來老師只能提名,最後由校長決定誰得獎,是以老師把惡女的名呈給了校長,可是那陣子惡女偏偏老是穿錯鞋上學,班主任暗暗抹著汗,怕她被扣印象分,於是苦口婆心地勸惡女不要再錯,但又不能把實情告知......幸好最後校長還是選了她。

畢業茶聚中,我著惡女找班主任拍照,這時她語重心長地跟惡女說,上小學後,記住記住要主動點認識新朋友,她大概也跟我一樣,擔心著惡女會寂寞吧。然後,又對我說:「其實我都好喜歡她,如果我女兒像她那麼乖便好了。」

一連串的讚賞,實在令我飄飄然!

不過呢,慢著,惡女總是很反高潮的,你不是不知。

例如在生日蛋糕面前扭眼訓,在幼稚園面試時喊,在迪士尼拍家庭合照時她堅絕要坐到老遠云云。Well,在這麼一片歌舞昇平中,惡女竟然當眾發脾氣,原因是因為熒幕上播著他們三年來的幼稚園照片,她看得如痴如醉,而我們卻催促著她跟同學拍照......

我簡直焚心以火,不斷好言相勸,說這是人生唯一一次的幼稚園畢業禮,你不拍照以後就沒機會,那些照片,你回家後我才播給你看。她卻說,有些照片是家裡沒有的,以後不能看,這的確是事實......但,但,這可是你的畢業典禮啊,你準不能就呆若木雞地在看片吧......

說著說著,她竟然哭起來,我後悔沒帶一個大麻包袋將她笠住運走,實在太醜怪了吧。突然,一片漆黑,原來她睇到飯堂都熄燈關門了。我當場暈暈地,反了白眼。

-----------------

後記:惡女就是一個平時好地地,但突然會執著得你無從應付的小孩,雖則我理解她並非有意扭計,而是真心的想看那片段,而那片段也的確是未來無法重看的。Well,但這種固執也只會令她日後遇上更多更多的麻煩,而人家真的會怕了她,甚至誤解她。

為此,我跟她說,因為這件事「品學兼優獎」她如今只能得一半,「另一半」要待她明顯有了好表現,學習一下控制自己才能得到。畢業典禮沒多久後,她又跟婆婆去老人中心表演,這次跟她約法三章,要盡力表演,並且要在人家表演時合作不可以做出任何滋擾,那我就把「另一半」都給她。

後後記:實在有趣,她真的把答應了的全部做到,但卻又犯了另一個毛病,讓我媽大喊救命。但因為我明明說好了的幾項,她的確做得到,所以「另一半」獎座,還是要給她。

這兩次經驗讓我學到了,對惡女,或是對其他小朋友,在重要場合前前一定要把一切一切說得很清楚,鉅細無遺,才能確保事情順利,講「大原則」例如「要乖」、「要聽話」是不行的,一定要把逐個細節說好過程和實際的要求,愈仔細愈好,愈量化愈好,只是他們明白了,就能做到。嗚,又上了一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