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尼斯再食意粉

露:我又去食海鮮意粉,不過今次去左對面果間,因為我去到時才六點,那家店的人還在抹椅,但見對面餐廳已經有人在吃,便去試對家了。



兩隻蝦很不錯吧......不過此外真的乏善足陳,唔講以為自己在吃大快活,此事教訓本人:好吃的店子還是應該等的,不要臨時轉軚。明明兩家面對面,價錢又相若,都能選得中好的那家,你們兩公婆係有啲古怪,可唔可以叫聲你「賭聖」?


在這方面我和露夫婦是相反的,我逢賭必輸。


今天的工作真的比昨天好了點,我明白到靠一股盲力是不行的,因為只要跑兩團已經會中暑,都係保住命仔要緊,今次按計劃行事,搞掂好就早點走,搭火車,點都要搭火車,四個字返到尼斯!


今日胡亂按竟然把火車票按了出來,回程無散銀,現場又無人又無唱散銀機,火車又就快走,即管試試擦卡,得左!我懷疑我其實識法文。


做埋聽日返屋企啦,期待期待期待......


PS:總覺得歐洲的嬰兒都很安靜,一動不動地附在父母身上,或者躺在嬰兒車裡眼望望,父母又不會怎樣特別呵護,彷彿只是身上長了塊肉,有次逛商店竟見一架嬰兒車放在一角,裡面有個幾個月大的女嬰在眨眼。


我常想是否因為這身嬰兒不跟父母睡覺所以比較獨立呢?(聽說外國人愛把嬰兒放在嬰兒房,他要哭由他哭)每當我看著歐洲的嬰兒時,總懷疑他們是假BB,不過眼球是動的,他們一聲不響地靜靜觀察世界,儼如一個縮小了的成年人,這奇景我幾乎從未在惡女身上看到過!究竟是我們亞洲的嬰兒過於依賴,還是這兒的嬰兒過於木納?我也分不清了。


1 則留言:

  1. 無錯,外國人教養孩子的方法,的確與我們有很大分別,有時甚至令我難以想像。
    有時我也會想,香港人太過緊張,太過寵愛。但自省之後,又回復典型香港人的作風,改不了。
    [版主回覆09/29/2010 14:55:00]香港人真係太過緊張了,而由於個個都緊張,要let go反而係更加困難。我諗其實係冇一個標準的,最重要的,反而係父母作一個決定前有冇經過批判性的思考,有冇諗過果種樣係咪適合自己個小朋友。 經過「自省」之後而為孩子做的決定,其實都唔會差得去邊哩!我自己覺得最危險的,是人云亦云,乜都跟隨怕蝕底,最後個細路比你玩到陀陀擰,自己亦都會陷入崩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