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醜,我作為天主教徒,竟然是因為國民教育才留意起校本條例,才隱約記起陳日君樞機、這位老人曾為些甚麼事孤獨地絕食,可是,這時校本條例已成了無法改轉的事實,不禁問自己,為甚麼這麼多年來自己可以無知到這個地步。到了今天國民教育打到埋身,方發現教會學校已陷入危機之中。
校本條例,簡單來說就是條例規定教會必須成立校董會管理校政,而校董會中部份成員是辦學團體委任,其他的則是以「民主」的過程選出。聽起來像是很合理,但教區辦學這麼多年來一直風平浪靜,何以突然要搞「民主化」?而「民主」的投票最後是怎麼的組合,那為教區教學添上了未知數。或曰,你們班教徒,又過慮些甚麼,又敏感些甚麼?
君不見,公開的投票最後有沒有公正的結果?蛇齋餅粽......配票策略......經「民主化」的校董會,是怎麼樣子的呢?
再者,教區辦學一定是為了傳揚福音,辦學團體是否一個像政治團體那樣「民主」地選出來便好,那最後只會混亂了教區的使命,混亂了天主的意思。我絕對是寧願相信教區會為孩子帶來有關公義、理性的教育,多於相信政府,國民教育,正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這一步,很明顯就是政府出手削弱宗教團體在辦學上的影響力。
多疑的我,又不禁聯想,對宗教的拑制,不是中國政府不斷努力做著的事嗎?干預教會,自製教宗,為的不就是害怕宗教對人的影響力嗎?要知道,教會主張的公義精神,正是不少弄權者的大敵,而教徒的信仰,容不下那些邪惡與扭曲了的價值觀,他們甚至可以不怕任何勢力去維護自己堅信的理念,擺脫金錢與權力的引誘,要控制他們的思想,比甚麼都難,他們甚至是不怕死的。這樣的「甩繩馬騮」,教人頭痛死了。
「校本條例」何以出現?似乎不易理解,而且我亦想不出更似樣的答案。
或曰,我們有宗教自由,讀書就讀書,減少一下宗教色彩不好嗎?老實說,我看到那些以宗教科比喻為「洗腦」教育的人就很不舒服,心想,既然那麼討厭宗教科,怎麼又要選擇有宗教背景的學校?你準不能選來一家日本餐廳,然後又投訴人家給你綠茶而不是普洱。教會學校不傳教,哪做些甚麼好?
如今大家爭崩頭要入的名校,十居其九都是教會學校。對我來說,那不是巧合,正正因為宗教的理念,才能夠帶領著教會學校無懼世俗考驗而保持著正軌,不那麼輕易地「隨風擺柳」,不那麼輕易地受一些金錢「資助」而動搖。他們是為人服務為天主服務的,而不是為政治服務。
而且,教會學校的根基是「愛」,沒有了「愛」作為基礎的教育是不堪一擊的,像那些以經營生意的理念而運作的補習社,你期望它們對你的生命、你的靈魂有甚麼好的影響?
看到了政府已開始干預教會學校,真的有點怕,不過我知道我們的力量是強大的,而且是來自高天,縱然將要面對危機我們也必須團結對抗!
我在想,過去天主教教區學校堅持不轉直資辦學,但他日校本條例的真面目亮相,或許,直資真的是一個不得已的出路,為的不是錢,而且重掌辦學主權。是不是呢?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請關注校本條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公開的投票最後有沒有公正的結果-->因為選舉有遊戲規則,要有勝算其實要有計算,經濟學內有一門叫政治經濟學,其實大家可以看一下~
回覆刪除怎麼又要選擇有宗教背景的學校-->當然我不同意宗教科等同國教科洗腦的說法,不過其實很多時學校也不是自己選的!如果真能自己選學校,家長們就不用為著小孩升學而煩惱!
[吾家吳居回覆09/19/2012 09:18:25]其實經濟學係好有趣既學科,絕對唔悶亦唔難明架..你唔知中大好多人副修Econ咩,因為易讀麻,嘩哈哈~
其實香港教會學校比例好高,轉校當然無問題,但係咪轉到想轉既係一個問題,而且轉校其實都好煩,為左逃避宗教科而去轉校其實好傻囉~
[版主回覆09/18/2012 17:22:43]政治經濟學,其實大家可以看一下-->嘩你真係睇得起我.....
不過其實很多時學校也不是自己選的-->當然有這樣的CASE,但若然對宗教那麼反感,都可以轉校呀。我意思是,教會學校是沒有理由不教宗教的,不可以因外來因素阻礙教會傳福音的使命,而人們是有權不去選這些學校。話說回來,「被迫」入讀教會學校的而完全冇辦法「逃亡」的case應該好少,倒是爭崩頭入教會學校的,多好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