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心裡很不好受,連續兩日被無理的針對,我一方面不明白何以有人會喜歡如此傷害人,一方面又明白自己不應為一些沒教養的人去斤斤計較,老實說,一而再再而三的惡言相向,令我明白這個人根本是思想有點缺憾的(我是說真的),所以我更不應該生她的氣。一個人活到這把年紀,是很難去改變甚麼的,我只希望自己真能做到耶穌所說的寬恕,祂甚至給無理地掛在十字架上,我的所謂委屈只是搞笑。
不過,緊接著發生的另一件事,卻令我更難釋懷。當我在洗手間抹乾眼淚後出來時,就接到惡女班主任的電話,她跟我說,惡女在學校「搣」同學。其實,從班主任的語氣聽來,她們應該不會處理得太差,而且我也該相信老師是專業的,她的語氣也很包容,並著我不用擔心,慢慢教便可以。當然,我絕不容許自己的孩子變成如此的野蠻暴力,但作為母親的,想到的一定不這麼簡單,我是想,惡女平日雖然對我們亳不溫柔,但她好端端的應該不會去打人或搣人,背後總有些原因吧。我想起這幾天,她有時會跟我說:「我和xx已經不是好朋友了,她現在好曳……她說不跟我做朋友。」我相信,這件事和「搣人」事件應該有關連。
回家後,我把爛透了的心情收起來,抱著惡女跟她談話,我知道自己必須比小心更小心,因為我撞過板,女兒心靈有多柔弱,如今我比誰也更清楚,她有時是任性,但有時卻是因為不懂得表達自己而煩躁不安,人家看在眼裡很容易就定奪為「曳」。
我嘗試誘導她說出自己幹了甚麼事,一個三歲人仔,竟可防衛得如此的深,她說:「我不說,我說了你會鬧我。」我必須再三聲明,我不會鬧你,我只會教你,然後再問:你是不是,搣了同學一下呀?她才幽幽地點頭。這時,我已經跟她談了好一陣子,妹妹已經哭得不似人形,我自己還未泵奶和沖涼,還有半碗湯未喝,但,此時我才叫做完成了個「開場白」。
可是,怎能就此拋下她不顧,只能繼續摟著她問,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呀?她老是說「我不懂說,我不知道」,我必須自己把事情推斷出來,然後問她,如果是,她才點頭說是。老實說,我並不能完全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大致上是她視為好友的同學,突然不再睬她,說不跟她做朋友,她很不開心就搣了對方一下。
我再三強調,無論如何,都不可以搣人和打人,但我更重要的,是找出她心裡的鬱結,她其實思路也清晰的,說:「我之前同XXX和YYY是好朋友,但XXX已經走左,YYY又說不跟我做朋友。」我心一酸,我自己多麼明白作為一個小孩子被排擠的感受,她不過是三歲小孩,原來已有這樣的「心事」。
其實,我真不知可以怎樣,我絕不應該介入小孩之間的事吧,否則就變成了怪獸父母,有些東西,孩子必須自己去體驗,我自己還不是這樣成長過來?可是站在我面前的只是個三歲小孩,連奶都未戒已在問我人際關係的大課題,直教我束手無策。
她漸漸表現出真正的憂慮,問我:「咁點算呀?但我真係好鍾意YYY,好想同佢做朋友。」我說:「咁你同佢講對唔住,第時多啲同佢分享,乖啲,乖就有朋友架啦!」她繼續追問:「如果我乖左佢仲係唔同我做朋友咁點呀?」唉,惡女的情感世界是多麼的複雜,一個孩子怎會有這麼多層次的憂慮?
我說:「咁都冇辦法,你試下問第個小朋友可唔可以同你做朋友啦!媽媽細個時,都有個AAA話唔同我做朋友,於是我咪問BBB可否做我朋友,結果我同BBB做左好好既朋友呀!」我所說的,是事實,但當然是經簡化了的版本。
然後,我建議她摺些東西送給YYY,再找出一張貼紙,捉著她的手寫「對不起,YYY,我很想跟你做朋友,請你原諒我。」其實我心裡有點猶豫,到底這個YYY有沒有首先做了些事,才令惡女向她動粗,因為惡女不斷強調她「而家變左曳」,那是甚麼意思?她甚至說YYY也打過她一下,但我只能半信半疑,也不想把重點放在這些地方。而事實擺在眼前的,是惡女很希望跟YYY做朋友,很擔心YYY不睬她,我能做到的就是這些,期望可幫助兩個小女孩冰釋前嫌。惡女一向喜歡做手工、畫東西,做了這些動作至少惡女是很開心的,當然她還不忘補上一句:「如果我送左,YYY仲係唔同我玩,咁點呀?」
做母親,真的好困難。我過去對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不曾有如此的耐性,而且是為了一件似是稀疏平常的小事……老實說,在我們的年代,這些事誰會去在意?孩子打人就給他記過,體罰,close file。
早前才跟露鵝談起選幼稚園的事,在我眼中,一家幼稚園教不教兩文三語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老師們有沒有愛心,一個孩子才剛離開家人懷抱就感受不到愛,他還要怎樣去面對世界?如今我更確定自己的想法,小孩子的心靈是那麼的幼嫰和脆弱,我經常質疑若老師們的心思都放在孩子的「成績」或是他們最後能否入名校之上,他們還有心思去關心孩子的心靈嗎?對表現不佳甚至有行為問題的孩子,他們會願意投放精神嗎?還是把資源放在有望入名校的孩子身上,為學校省靚個招牌?
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最頂尖的一群,可是,萬一孩子偏偏是下游份子,又或是情緒不穩,需要的是更多的關愛和扶持時,學校又能否提供相對應的照料?
惡女這間幼稚園向來以品德教育為主,加上天主教理念,是我明知它程度不高還堅持把惡女送進去的原因,且看今次他們是否真能以愛心去扶持孩子,求主祝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