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晚,惡女竟然俾我睇足一整套戲,感動流涕也。
看的是2 DAYS IN PARIS(巴黎愛漫遊),是Julie Delpy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不知大家記得否,本人乃是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的狂迷,仍是單身之時,有一陣子每晚都要看一看才能入睡。正是由於珠玉在前,對於調子似乎很像的2 DAYS IN PARIS,一直反而有點避忌,不想任何東西破壞Before Sunrise和Before Sunset的好。
一拖再拖,拖到女都生埋,忽然又有點興致去看看,抱著輕鬆的心情,不帶任何期望地看(因為不知道惡女會否抗議),結果笑爆了咀,由於不敢吵醒睡夢中的惡女,每每要在「靜音」模式下大笑,而改以扭/捏男婉來宣洩。真想不到,2 DAYS IN PARIS和「Before」系列是那麼不同的,雖則當中也有很多類同的手法。
電影內容主要紀錄一個法國女子與其美籍男友回巴黎老家兩天的旅程,輕輕鬆鬆,極度生活化的劇情,背後談的卻是文化差異這個大課題。雖然二人已經同居兩年,但兩天的行程卻足以擊潰了他們之間的信任,為雙方帶來了莫大傷害。
但別要給上一段的描述嚇怕,其實整套片都幾乎是捧著腹看的,要是你喜歡,幾乎可以當笑片來看,當然它本來並不只是一套笑片。Julie Delpy比以前更加的神經兮兮,如果我是她片中的男友,應該會嚇到標返美國,不過這正是Julie Delpy的吸引之處,她看起來像是弱不禁風,平日溫柔細語,但吹起水來卻非人咁品,要是人家讓她覺得不合情理,她可以瘋得抓住你來打.......由是看她演典型巴黎女人實在精彩透頂,加上她身邊的怪人怪事,足教人把巴黎「浪漫」的印象重新審閱。
不過,其實我一早已經覺得巴黎好恐怖的了,一點也不浪漫。
相信2 DAYS IN PARIS中法國人的「性開放」、「勁多口水」該是給誇張化和典型化了的,但法國人的腦袋該是我窮一輩子都理解不到的(當然,我們在他們眼中都應該是怪物來的),只有少數人如「張萬肉」才能由中國人變成100%的法國人。有趣的是,我們經常以美國人為開放的icon,但原來把他們放在法國人身旁,會頓時變成了「思想保守」的老土怪,煞是有趣。不過,這個世界就勝在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才能擦出火花,引發新思維吧,否則的話,大家就像是「朱古力獎門人」中的那些搞笑侏儒,沒法子給分辨出來了。我相信,每個民族都有其陰暗的一面,也有其可愛的一面。
只是,我自己是一生一世都沒法變成「張萬肉」的了!
唔知有無講你聽,我們一家三口探完你和惡女第二日咪去南ar島玩的,在島上我們遇見了「張萬肉」同佢老公,我同佢打聲招呼, "Hi Maggie!" 佢臉帶笑容又同我 "hi!" 好nice咯!變佐法國人唔知係咪會nice d既呢?
回覆刪除扁姐
「張萬肉」都比你遇到,仲要係響南丫島???
回覆刪除扁妹
係呀!真係比我遇到佢呀,外國人鐘意南丫島的風光呀嘛,相信比起响深水埗見到「張萬肉」的機會大好多!
回覆刪除扁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