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0日 星期二

The Nun's Story(1959)

上文提及我在大陸「正版」VMH瘋狂掃碟,「The Nun's Story」就是收穫之一。
此片為1959年作品,當年我還未投胎做可樂,固然是看重播的了。忘了是小學還是中學,有晚阿媽煞有介事地說:「今晚明豬台做「豔尼傳」喎!」嘩「豔尼傳」喎,聽其名還以為是兒童不宜之物,更是想看。看過才知那是關於一個修女的故事,關於一個無法擺脫俗念的修女。

由於殘缺的兒時回憶使然,我一直還以為Sister Luke是因為愛上了醫生,最後才不得不「還俗」的。今回長大成人重看,另一番滋味。愛情,其實只是一個觸發點罷了,Sister Luke選擇當修女是根本的錯配。

電影情節其實很簡單,不過實在引人入勝(弄得我今天好睏),其中最吸引的就是修女的修道生活,雖然我自出娘胎已是教徒,但也是如今才對修道生活多了一點理解。修女,在很多人心目中,就只是一個「不會嫁人」、生活很悶的女子,原來,修道並非只是不嫁不玩那末簡單的,更重要的,是其精神生活。

相信絕大部人一生中不曾有個一秒做修女的衝動吧。而事實是,即使你很想做,也不一定能夠如願,並非一個肯犧牲自由並且心地善良的人就能成事,Sister Luke,就是一個「錯摸」了。她並非大奸大惡,甚至抱有宏大的志向去服務非洲土人,不過,她的才華、智慧、美貌,正是她的絆腳石,無論她如何地努力、如何地抑壓自己,也只換來難以承受的內心交戰。因為一個修女除了在行為上須絕對地自律、克制外,思想上亦不可出現任何不純潔的因子,甚至是,她不能擁有主見,必須完全的聽命、服從、謙卑,甚至不應該為別人的讚賞而感到自豪。
她執著堅強,不肯言敗,她收藏得幾乎沒有漏洞,但愈是執著,就愈顯出了她根本的反叛性,她終究只是在演著一台戲。

最後,她不得不放棄,抱著那「發還」回來的自由黯然離開了修道院。
---------------

以前也聽過有關修道院的事情,而老實說當中的生活實在沒有一丁點能吸引我的地方,我需要自由需要自我,壓根兒也不夠善良純正。不過,我的確相信世界上有一類人是能夠接受,而且是由心喜歡這樣的生活的。否則,這個世界根本就不會有修女和神父,因為沒有人是「被迫」從事神職的,卻只有無奈地離開的人。

從前不能理解,現在不能喜歡,不過,卻多了一點點的理解。修道院的要求的確是有違人性的:斷絕一切不必要的交談,不能回憶過去,走路必須貼牆,不能擁有個人的願望和理想,連「從鏡子凝望自己樣貌」也要告解......不過,我卻相信這一切都有其意義,對於一個追求靈性生活的人。
正如佛家思想一樣,清心寡慾,回歸寧願,方能領悟真理。要是一個人老是蹲在電視熒幕前追三色台,老是和三姑六婆胡扯著,心如果能夠得到絕對的寧靜?沒有絕對的寧靜,如何聽得見別人聽不到的聲音?
一個修道的人,要傾聽的就是那發自內在最原始的聲音,以及來自他們相信的神體的聲音。這樣對「絕對」的追求,衍生出各種別人眼中視為不人道的規條與戒律。

不過,相信她們所得到的平安,她們擁有著的另一層智慧和感受,亦是我們凡夫俗子所不能理解的。
---------------

至於Sister Luke的「失敗」,其實只是一個自我了解的過程罷了。我並不覺得她當初修道的決定是錯誤的,也不為她的離開感到沮喪。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有人註定當修女,有人則比較適合談戀愛結婚生孩子,誰也沒有錯,誰也在做著自己該做和喜歡的事。

值得一提,片中在剛果拍攝的部份亦十分精采,很真實。還有,柯德里夏萍演得很好哩!

 

 

 


3 則留言:

  1. 表妹,看了你對那電影的簡介, 我也覺得很吸引呢,很想看一次啊! 表姐

    回覆刪除
  2. 好呀,借俾你睇呀! 你買果D「正版」多唔多選擇嫁?得閒幫我留意下有冇「梁漢人」、「陳奕」和「何韻」丫。 表妹

    回覆刪除
  3. 都幾多選擇架,你都去過格,你指的是不是卡拉ok還是cd? 但上次去都無咩買到,只買了隻國語cd,下次去幫你搵啦! 表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