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煎鱭魚的一幕

煎鱭魚的一幕


粉嶺聯和墟街市三樓熟食中心,傳出陣陣煎魚味,循味追蹤,專營小菜的一個檔位,有人用平底鑊煎細細條的鱭魚。煎魚散發的氣味很獨特,既有油香,也滲透着魚鮮的腥味,令人食指大動。看到這一幕,有點感動。


現在很少食肆會這樣煎魚,須知道這種住家式煎魚方法,即使用不易黐底的易潔鑊,在反轉魚身煎另一面時,也容易使魚身支離破碎,花的時間長,又要認真睇火,煎完又要清理油鑊,工夫多,趕頭趕命的食肆絕不會找自己麻煩。縮骨的方法是以炸代煎,燒紅鐵鑊,燒滾半鑊油,放魚下去,不要將魚炸透,適當時候撈起,便冠名為煎,乾手淨腳。


炸魚與煎魚在味道上是有分別的,炸魚勝在香口,而且一般都能將魚味完全掩蓋,怕腥的人大可放心,所以炸魚柳一直大有市場;而煎魚則使魚身保留魚鮮味,懂得享受不同食材真味的人,沒有理由不喜歡蒸魚或煎魚。只是外面的食肆肯這樣慢火煎魚已少之又少,而在家做也嫌工夫多,又顧慮抽油煙機不濟事,況且假手家傭,也要家傭肯認真行事,不會大手落油,不會未煎至夠火候便強行反轉魚身,導致甩皮甩骨。





先前我說感動,不是為了寫文章而誇大感受,實在是有感而發。雖然有些人食鹽多過我食米,但能夠吃出個看法來的卻並不多,一般兩三個字便總結了:好食、唔掂、麻麻哋。能夠說出味道和感覺的所以然,已是得道的高手了,聽這些人細說端詳,是一種享受,也拓闊飲食視野。不過,有些感受不全是聽回來的,而是看回來的。像看這幕煎魚,只見吱吱作響的油花在鑊面彈動,銀灰的魚鰭慢慢轉為金黃色,本來剔透晶瑩的魚眼在熱力中起變化,眼珠最後成為結實的白色珠子,一尾煎魚可以上碟了。看的過程中,由於距離近,絕對不會錯過煎魚時溜出的香味,色香味兼而得之。


看完,吃過,其實應該滿足了,但我的感動不止於此。這碟煎鱭魚的精采,在於鱭魚很鮮,在於煎得很巧手,還在於很有心機。今時今日,有心機比有靚食材在手更難得。一個無心機經營店子的老闆,會由賺變蝕,一個無心機燒菜的廚子,可以將大好食材糟蹋,一個無心機的食客,吃甚麼都吃不出滋味來。當有心機的老闆配搭一個有心機的廚子,再遇上有心機的食客,不管是在三星名店或坊間小牌檔,也會發現人間美味。


有心機的確很重要,燒菜如是,做人也如是,若不畀心機做人,人生便會很乏味。by 梁家權

這道煎鱭魚,是在我家經常吃到的一味餸,但在往後的日子,可能再不經常嘗到這美味,因為我家的印印要回鄉了。

我媽很愛買這小魚,而印印也把小魚們煎得非常可口,她煎魚炸魚真的是有一手的。

那天她哽咽地跟我說: "我媽媽要我回家了,我好吾捨得,遲遲不想告訴你。"那一刻我都哽咽了。

上網為她訂機票,想像到離開那天的情景,我的眼框也紅了,她是一位盡責的家傭,也很愛惜我的孩子。

我捨不得你,現在又要開始為再招請新家傭張羅了,媽媽都說很難再找到一位如她一樣肯學肯做的家傭了,願天眷顧我們。


2 則留言:

  1. 我仲以為篇野係你寫......你如果想食煎鱭魚可以黎我家,因我媽都煎得好正的!
    扁妹
    [版主回覆03/28/2012 11:05:13]係呀
    [版主回覆03/27/2012 08:37:37]嘻嘻,我邊有咁好文采呀?好呀,下次黎食!我想問呢,你媽家是的街道名是否興芳路呀?

    回覆刪除
  2. 做咗幾多年?
    [版主回覆03/27/2012 17:07:14]從2006年做到現在了,都有6年,呢位係我第二位請的家傭,第一位真係惡夢一場,好在比我遇到現在這位印印,幫忙到今天,現在她要走了,她介紹了一位同鄉給我,但人未見過,希望可以大家配合到啦!
    扁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