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的一大後遺症,是更難去面對某些社會狀況。
如果看「一百萬零一夜」是數年前的事,我相信我會比較容易放下,但那晚看完以後,我竟然失眠,心裡面鬱悶得透不過氣,至今仍難以釋懷。那表面上是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但我卻亳不為此興奮。一個美麗的結果背後,到底有多少被傷透了的心靈?
片中的印度孤兒,那麼小就失去了父母,自生自滅,被挖掉眼淪為黑幫的生財工具......但這些似乎早已成為大家很能接受的一些社會狀況,只要受害的不是自己,就彷彿不是問題了。
心裡就是有種說不出的痛,每一條生命本來都那麼可貴,老實說,我真覺得要是某部份人類必然性地成為受苦的一群,小孩子是絕對應該剔除在外的,苦就由大人去受吧,那麼小的孩子......唉,我已不懂說。
有一幕或許很多人看了也不太記得,但卻在我腦內不斷盤旋,就是那些被指派去行乞的孩子當中,竟然有一個手抱嬰兒,孩子老大從某個孩子的手中搶去這個嬰兒,某個孩子大概是嬰兒的哥哥。
我在想,要是爸媽死了,留下自己和一個只幾個月大的弟弟/妹妹,那條路會是多麼的難行?娃娃和自己血脈相連,你忍心不顧嗎?可自己卻也只是一個饑腸轆轆、軟弱無力的孩子,即使自己不吃不睡,也無法獨自去保護這個嬰兒吧。身邊沒人會愛惜嬰兒,卻只會利用他......這個嬰兒究竟會怎麼長大?能長大嗎?能長大,是一件好事嗎?
那個孩子老大問「今天誰來抱這個BB?」誰都不願意,然後他說:「你快抱,我數三聲你不抱,我就把他掉到地上!」說著他舉高了嬰兒......如果人死後仍然能看到世界上發生的事,那是對嬰孩母親多大的一種永恆的傷害?真的看得很痛心,貧窮之中,亂世之中,到底發生了多少殘害孩子的事?答案大概是不能承受的。
我自己以前就很喜歡對「現今父母」的管教方法說三道四,經常慨嘆現今富裕社會,孩子們都被寵壞,「富貴病」比「貧窮病」還要害人云云。
可是今天,我真的不敢這樣說。
我甚至覺得,如果「富貴病」與「貧窮病」之中必須二擇其一,問我一千次一萬次我也不會寧願孩子因為貧窮與暴亂,在罪惡、疾病和暴力之中「磨練鬥志」然後變得早熟......即使他是最後的「倖存者」。
我們又常慨嘆,現今的父母真的過份緊張,過份保護,為孩子可傾盡家財、失去自我......但如今,我寧願看到一個個不可愛的小魔頭咬著雞腿鬧父母,多於一個吃不飽、穿不暖,死活無人理會的孩子,真的一個也嫌太多。

看完你的文章,更明白everyone is unique這句名言。
回覆刪除相信我倆腦袋的構造很不同呢。
雖然我親身到印度兩次,亦親眼見過當地貧窮小朋友受的苦,但看完"一千零一夜"後,心情是歡愉的,可能是我的注意力都是放在電影中的配樂方面,這是全片我最欣賞的地方,真的很精彩,特別是最後的歌舞,令我久久不想離場。
看來我的回應和你的文章所想表達的情感是風馬牛不相及呢!
就我個人意見,我覺得當地之所以有這樣可悲的情況,完全是政治問題。一個效率奇低的政府、貪腐無處不在,公共地方全無規劃可言,更何況是其他教育、改善民生的政策。
當我們這邊常大嚷著20xx年要普選,印度多年已行民選政府制度,一人一票後,社會上的種種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嗎?
我敢說,如果當地在制度上沒有根本的改變,在當地某些較貧窮的地區仍會出現好像一年零一夜的真人故事。
當你在印度機場幾經混亂、喪跑、擁擠、好不容易才走到航機上,然後再飛到新加坡機場舒適地坐下休息,在數小時內感受到那種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分別,你可能也會感到李光耀式的家長式管治其實還蠻不錯。
扁姐
扁姐,其實呢篇文都唔係好表達到我全部意思,我都唔係好知點講,都唔係只係因為呢部戲,係好多時睇新聞,發覺好多人生D仔女出黎又唔理,甚至去虐待佢地......積埋積埋,先有咁強烈既不安。
回覆刪除我都好FEEL到你由印度飛去星坡那種「天堂與地獄」的感覺,因為我當年由法國飛去瑞士時,正正都係咁形容當時既心情。不過,我諗你的感覺會更強烈,法國機場應該還比印度好好多吧!
而家我都明白,「民主」唔係一面倒的好事,要伴隨著文明與智慧才可以成事。一個亂糟糟的政府真係害死人,李光耀的家長管治我幾年前睇過一個節目之後都開始buy,但大前提係個統治者真係要叻,目光要準,決策要全面,否則好似「不寒」咁,真係夠驚慄!
扁妹
我好認同......有d國家的小朋友真係令人好心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