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驚覺惡女的教育問題原來已「迫在眉睫」,近來都在思考著,我該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兒女。
討論區裡最熱門的是蒙特梭利、杜曼和七田教育法。蒙氏是我看了幾頁便決心跟從的,杜曼則是主張「閃卡」那門學派,初步看並非我杯茶,我總認為這麼的方法很功利,又很乏味,和惡女相處的時間又不算多,還要把僅餘的一部份用來「閃」......至於七田,暫時認識不多,有待考究。
其實為甚麼要想那麼多呢?反正大家都是這麼長大的,上堂、溫習、考試、放假、等放榜、入U......要與眾不同嗎,似乎就只有豪擲金錢入國際學校。
我自己就是在這種傳統教育中長大的,而且成績也不算差,好歹也唸了大學,然而,正是這樣我更質疑這種制度了。
這種教育制度,正是用來培養我這類「高分低能」的人。自問一直讀書都只為升班升學,但當中的過程,有沒有真正的樂趣?實在不想下一代重演一次,我有時覺得自己過去十多年的學習是虛耗青春的。
學習,是不是就等於和三、四十人一起,穿著一樣的制服,在狹小的座位上度過七個小時,日復日,年復年,直至你拿了一張亮麗的成績單為止?天那麼廣,地那麼闊,而我們就在方寸之間去認識這一切嗎?我們閉起雙耳困在房裡鑽書本,可走出這個世界卻是一無所知......不是很可悲嗎?
這樣的教育,有點像謀殺,扼殺靈魂。
在我的理想之中,學習是快樂的,學習最重要的是過程。最成功的教育,不是制造一群科科A、自以為已經懂得一切的傻子,而是為下一代打開一扇門,讓他們跑出去,自由地探索、歷奇,讓他們永遠不會厭倦學習,讓他們每走一步,就發現前面的天地更大更遠。
剛在書店速看了一本關於芬蘭教育的書,心馳神往。
書中說,芬蘭沒有資優班,他們的教育是不會放棄每一個孩子,寧願讓學得快的稍等,也不讓學得慢的跟不上,他們每天就上那五、六堂課,其中還包括體育、德育、工藝、音樂......可這樣在香港人眼中很HEA的教育,卻教出了最球數一數二的優秀孩子,他們的學識水平比其他發達國家都要高。他們都愛學習,沒有壓力,芬蘭人的閱讀數量也是全球最多的,國家裡圖書館的數目多得要命,閱讀是每個人的生活一部份。
我們這班香港人,表面上著重教育,家長辭工搬屋花掉畢生積蓄為入名校,政府搞來搞去......勞師動眾七癆八傷,可人家「他他條條」就跑在你前面了。
實在不得不慨嘆一句,下世投胎真係要去芬蘭。
記得中學時曾到一個社區中心幫小孩子補習,班中有個一年級的孩子,只是一年級罷了,已經放棄自己。默書、測驗全部零分,問他上堂做甚麼,他無神無氣回答:「訓覺囉。」說罷已經趴在桌上不理你了。在他的臉上,掛著的是一個老人的眼神,對生命已亳無熱情的眼神。
那個眼神教我好深刻,漫漫長路,他要怎麼走?有沒有人可以帶領一下?老師們都寧願把精力放在有潛質考進BAND 1中學的學生身上,這班孩子註定被遺棄的嗎?
要是這個孩子生於芬蘭,或許就變成另一個人了。
想到此處,不寒而慄,我的孩子會否也在這沒有教育理想的城市裡,失去了本該擁有的快樂?
你的文章讓我有機會思考及回顧一下自已的上學生活,總括來說,我怎都不能說自己好enjoy那種教學方法,都只是為返學而返學。
回覆刪除到考慮究竟要安排自己的仔女接受那一種教育時,不知怎地,當時又唔係好抗拒自己過去走過的路,覺得自己都能挨得過,唔經過壓力點長大?活動教學會唔會hea得滯呀?等等
現在中中剛完成了一年,這種在傳統派眼中的hea派的教育成效,現在我都未能作出什麼評鑑,因為時間尚短,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喜歡上學,回看他這一年在學校拍的相片都是掛著愉的笑容,這也令父母值得安慰的。
扁姐
btw,中中讀緊果間學校,都係香港開過黎的,香港都應該有架喎~~
回覆刪除扁姐
係邊間呀?不過國際學校的學費真係貴到飛起喎......
回覆刪除扁妹
以下是中中學校的網址:
回覆刪除http://www.skhps.edu.mo/
剛收到了學校發出的report card,沒有分數、沒有名次,但詳細紀錄了掌握了的技能及語言能力、學習的態度、和同學仔相處的情況,且記載了小朋友上課一年後的感想、也附著小朋友親手畫的一幅畫,顯示了小朋友心目中的世界。另外,也附有一隻dvd,內有他整年在學校的點滴,有到餅店自己焗麵包、弄三文治、主題參觀、在舞台行catwalk、種花等等。
學費就真係貴佐d,不過見到佢咁happy都值得既,而且e家每年政府資助9千,都無咁"溶"啦。
扁姐
聽落好似不錯呀,相信大個睇番,都會覺得讀呢年書係美好回憶...其實諗諗下,點解要幫D學生排名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冇話邊個係第一邊個第尾,排名次,都係用黎比D家長衡量下個仔女「有幾叻」,之但係響呢度「叻」,又唔代表響第度「叻」喎,睇你同邊D人比較O者。
回覆刪除香港好似冇呢間國際學校,嘩,K3-P6是免費的!香港好似冇國際學校是免費的,不過K1-K2的學費都幾甘,連冷氣同食物都要另付金錢......好彩佢冇連張椅都計錢,坐一野俾一蚊。
扁妹
你講得無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那些名次、留級、默書制度可能已經糟蹋了不少本來大有作為的年輕人的心靈
回覆刪除我爸媽咪最不滿就係那些費用咯,不過我讀書果陣都要比冷氣費啦,且學校無野比你食,所以咪唔洗比食物費咯。
果時我咪因為K1,K2勁貴所以都有d抗拒呢間學校,但身邊位人兄說, "一定要讀呢間", 且又比中中考到,6位投考生先收1位,放榜時幾多家長因為考唔到呢間好似世界末日,就係咁我挨兩年麵包咯
k3-p6算係免學費既,其實係政府比返錢比學校啫,雜費都係要比架,不過總算輕鬆d
扁姐
其實計落都OK既,你都係捱兩年貴學費,以後就唔駛煩佢升學,最緊要間學校真係好,有左政府資助學費,冷氣費同食物費都係有限錢O者。
回覆刪除扁妹
[版主回覆07/17/2009 09:54:00]so far都幾好既,家長無咩野擔心,兩位班主任都照顧得小朋友好好,但係入得呢間學校,就預佐中文程度唔夠其他學校咁好咯
扁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