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對梁漢人有點好感,又覺鄭窿基歌喉不俗,故此,看了「港樂‧鄭中基‧梁漢文演唱會」,撞了一夜的鬼。
自問並非音樂之鬼,對管弦樂或古典音樂都只是門外漢,不過既然音樂會以「港樂」為賣點,固然期望聽聽管弦樂與流行曲能迸出甚麼火花,誰知聽第一首已覺唔係路,再聽,禁不住和男婉說:「點解我聽唔到有管弦樂?」OH SXXT!原來在管弦樂前方,是一隊BAND,擠了吃奶的力在彈電子結他和打鼓!
管弦樂+電子音樂?
恕我孤陋寡聞,真的未嘗見過管弦樂團出現BAND SOUND,在我的概念裡,此兩種音樂該是難以混合的吧!那套鼓在不斷呯呯嘭嘭,管弦樂有多細膩有多豐富都給一下子蓋過了,一個樂團的演奏該很不容易吧,可這當兒都被迫變了「濫竽充數」,真有點心酸。
還以為是調音量的人在打瞌睡,誰知接下去,聽得七孔噴火,那是壓根兒的不尊重,並非意外。
首先,梁漢人唱得挺差,尤其上半部,像在唱K,無感情可言,兩位歌手與管弦樂沒甚交流,正是你有你唱,佢有佢奏,BAND有BAND喪打.......到了中段,管弦樂團中場休息,漢人像舒了一口氣般,並隆重介紹那隊BAND出來表演,原來是聞名的「租衣廳」和「劈柴」,漢人更隆重其事,說嘩佢地好正呀,簡直係高潮位,尋晚D觀眾拍爛手掌,大家忍夠啦,準備叫囂啦!
其實硬生生攝隊「太極」,都已經幾騎呢,更騎呢的是,「租衣廳」和「劈柴」一副「終於請走班瘟神」的咀臉,以解救世人姿態走出來,大唱其過氣名曲引來全場大合唱,情緒高漲,那「劈柴」更興奮大喊:「一陣D管弦樂出黎,大家都要咁樣呀,演唱會要係咁嫁嘛!」甚有「唔洗理果班人」之意。
真的多謝他的啟發,其實呢,如果今晚是「太極‧鄭中基‧梁漢文演唱會」的話,我大概也會興奮大叫的,但,唔係呢回事囉......雖然我好日唔聽貝多芬,但如果我要聽的話,地點該不是DISCO。
下半場,終於開始有點管弦樂聽聽,但......真係好古怪,時而請個彈琵琶的人出來,時而又請個拉二胡的人出來,好像每首歌唔搞D花臣唔得,雖然那些表演人士奏得很好,但大家請想想,又管弦樂,又BAND,又中樂,又結他......你估而家國慶文娛晚會咩?此時忽然想到了一切的因由--
柏榚!
我彷彿看見柏糕如螳螂一般可愛的臉籠罩著整個紅館。又是柏糕的主意吧,他關心一切關於包裝、綽頭、視覺的東西,除了音樂。此時開始心寒,根據以往的經驗,柏糕大有可能在亳無原因下找群穿內褲的女人出來扭屁股,又或者窿基會邊唱歌邊玩跳火圈,而漢人會表演舌頭敲鋼琴......
幸好,最後也沒有,謝謝柏糕!
演唱會完畢,男婉和我成肚火。再一次重申,我們真的並非死硬古典樂發燒友,只是覺得這演唱會真的好不知所謂。你用「港樂」作號召,然後卻又用BAND SOUND去蓋過樂團演奏,再用中樂獨奏分散注意......其實你們壓根兒就不相信管弦樂可以撐場吧!但要是管弦樂是如此的「小眾趣味」,大眾沒法欣賞,何解又要用「港樂」來做賣點呢?想不通,想不通,大概是因為港樂這名字可引來資助吧......
但要是如此,港樂又何以要賤賣音樂?完全覺得整件事是一種隱含踐踏意味的鬧劇,把港樂放在表演台正中央,鎂光燈照著賣力指揮的石信之,堂而皇之,可這一切都只限於形體動作,傳入耳中的,是別的音樂。彷彿在諷刺著:只兩個搖樂手,已引得全場血脈沸騰,你地成團人合奏,都冇人聽到你奏乜!
最後,CROSSOVER並不是不可以,但並不是把數種音樂放在一起奏呀奏,便叫做合奏吧,各位專業的音樂人!
近期在電台勁播的那首窿基+漢人+古典名曲(我學鋼琴時也彈過)+現代歌詞+band sound配樂那首歌真係聽到都毛骨悚然 ,完全了解你昨晚的感受....單單係窿基和漢人把聲已經好唔夾,都唔知點解要夾硬迫佢地合唱!
回覆刪除扁姐
係呢,點解呢篇日記要下午先出街呢?
回覆刪除扁姐
我諗又係個出版時間撥錯左......
回覆刪除扁妹